思政访谈室
THOUGHT
金沙娱场城1991“学党史、悟思想、进课堂、强教学”活动方案
2021-05-08 10:08:00
思政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课中蕴含丰富的“四史”特别是党史内容。面向青年学生加强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必须更好发挥思政课突出优势,更有力有效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作用。金沙娱场城1991在思政课中强化党史教育教学,把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把讲好党课与讲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相统一,推动党史入学生头脑,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社会主义,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中放飞青春梦想。
为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以带动学院教师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扎实的作风、更加务实的举措,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金沙娱场城1991从学习内容、学习形式、学习方法、学习要求等方面研究制定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的方案。
一、学习内容
“四史”不仅是单纯的历史学习,而是要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用辩证的、理性的思维把握历史,阐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重要理论问题。
(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是以“历史事实去阐明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基本问题和理论观点”,因此在“党史”融入教学过程中需要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演进问题、“四个选择”等理论问题进行深刻阐释。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不能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分析上,而是应立足于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在中国传播本土化的历史情境中进行有效把握,以历史事实为基础进行相关理论分析。
(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可以丰富的历史事实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展现出生动的历史细节,但必须从理论维度阐释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改革开放理论等关键问题,回归课程设置目标。
(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立足于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育,解决有关人生、理想、道德、法律等诸多方面的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以此抵制错误思想观念的侵蚀,树立远大的理想目标。因此,从理论维度融入“党史”可使高校思政课铸就的思想大厦既有根基又有力度,经得起风雨,镇得住豺狼,守住大学生崇高理想信念的阵地。
二、学习形式
思政教学的落脚点重在育人,思政教师应从“四史”生动的历史素材中提炼精神内涵,讲好历史故事,补足青年人思想之“钙”。
(一)讲好历史人物故事。历史人物可以为思政课提供生动的讲课素材,为思政课提供鲜活的历史面孔,为单纯枯燥的理论阐述注入新鲜血液和活的灵魂,不仅增强了课堂趣味性,而且容易引起学生情感认同,提高思政课的时效性。
(二)讲好历史精神故事。“四史”中蕴含了丰富的历史精神,包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西柏坡精神”,顽强拼搏、奋力创新的“航天精神”,众志成城、舍生忘死的“抗疫精神”等。将“四史”中的历史精神植入高校思政课堂,就是将精神血脉根植于学生的思想灵魂中,使大学生在历史精神的滋养下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坚定跟党走的志向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三)讲好历史文物故事。文物作为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为教学提供鲜活素材。在高校思政课中,教师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等相关的历史文物,以历史故事的形式作为课堂案例穿插讲述,更能引发学生通过历史文物与历史人物进行空间对话,从而将建设家乡、振兴祖国作为自己的责任。同时,“讲故事,不仅老师讲,而且要组织学生自己讲”。历史故事可以增强“四史”内容的立体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情感体验,提升思政教学的温度,落实育人目标。
三、学习方法
(一)将重大历史事件融入思政课教学。思政教师通过讲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发展过程、结果及本质等内容,使学生感知中国共产党产生和壮大的历史必然性,深刻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艰辛过程,了解新中国的创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历程,理解当今社会主义发展成果的来之不易。
(二)将历史发展线索融入思政课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讲清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来龙去脉,讲清中国共产党的历史由来,讲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讲清爱国主义的承继过程,使学生明确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主线如何得以确立、为什么新时代依然需要爱国主义等关键问题,从而在实际生活中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将爱党和爱国上升为使命感与责任感,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三)将历史发展规律融入思政课教学。“四史”与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深度融合,可以历史史实为基础总结历史发展规律,从而使学生明确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以及怎样做出“四个选择”、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理想信念的重要价值,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形成大学生的政党认同、制度认同、体制认同、政策认同等政治认同。
四、学习要求
(一)培养历史思维,增强历史意识。思政教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思维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如在正确认识“两个三十年”的关系问题上,不仅要使学生看到党在前三十年中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失误,而且要为学生呈现前三十年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重要成就,进而说明如果没有从前三十年的探索失误中吸取经验教训就不可能迎来后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飞跃。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
(二)总结经验教训,加深历史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到“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尊重历史、敬畏历史、读懂历史、牢记历史的现实价值就是获取历史经验,指导现在和未来。从历史发展来看,党史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历史实践,新中国史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进新中国建设的历史实践,改革开放史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历史实践,社会主义发展史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具有长足发展的优势。因此,“四史”向当代青年传达出要坚持跟党走、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的历史启示,使学生自觉将历史发展与现实实践相结合,保持思政教学的热度。